三原夕凪

战国杂物堆放间。大概一年半载偶尔会更新下。

© 三原夕凪 | Powered by LOFTER

【战国书籍感想】毛利家・小早川隆景相关〈六〉

读毕之后的流水账感想/笔记等。

本篇书目

『小早川隆景・秀秋:消え候わんとて、光増すと申す』  光成準治 ②
『三原市史 通史編一』  三原市 編 ①
『伊予河野氏』  山内治朋 編 ②
(未读)『戦国大名毛利家の英才教育:元就・隆元・輝元と妻たち』  五條小枝子

※ 阅读注意:初心者向 / 表达障碍有 / 花痴玛丽苏有。
※ 书名后数字为不严谨的分类:①为一般向解说书,②为偏学术向考察书,③为小说。
★☆为主观满足度(受个人兴趣影响,非内容质量评价)。



『小早川隆景・秀秋:消え候わんとて、光増すと申す』光成準治/2019 ② ★★☆ 19.11.05

与上一本『毛利辉元』同作者同系列的隆景书。

自从三年前『关原前夜』的作者光成大大出版了上一本辉元书之后我就盼望着他继续出一本隆景,隆景与秀秋的关系也是个多年萦绕心头的问题。如今一下子满足了两个愿望,尽管对比同系列元就公和辉元的四百页级砖头,这本只有薄薄的三百页并且其中三分一都分给了秀秋,难得作为硬核向的该评传系列书出版隆景部分的一两百页并不能说吃得很饱。

(又:这个评传系列的毛利家部分似乎到此已经出完了,也就是不会再有我心心念念的隆元书了,非常悲伤。)

本书内容主旨与作者前著辉元书类似,意在推翻军记类中的误述,从一次史料出发重新审视通说中被过大评价的隆景、被过小评价的秀秋两者的人物像。内容与辉元书有不少重叠(主要是对织田战争到隆景九州移封之间的这段时期),本书算是对后者的补充,我是跟辉元书交替着同时看的,经常搞不清自己正在看的是哪本……但是同一事件下两书关注的问题重点和讨论的方向会有些许不一样,不至于有很强的素材复用感,并且其他章节仍然有很多隆景和秀秋独有的内容。

然而跟前著辉元书一样,每个历史时期中提及到的角度比较有限,单论“展现隆景的人物像”这一点我是不太满足的,但要是说成“通过可信史料究明与隆景有关的特定历史问题”,书中着眼的话题像是小早川家臣团的变迁、丰臣期前的隆景、伊予和九州的支配状况等,大多是之前看的隆景书里较少深入展开的,所以这本读毕后依然是收获颇多的。

或许是为了“推翻隆景在传说中全知全能(?)的理想贤人形象”这个目的,书中事例所反映的多是隆景不那么完美的一面,比如在隆元生前的时期因小早川势力的壮大而飘飘然疏忽了毛利本家,与通说里谦逊的形象相反其实还挺自负自傲(发觉隆景从小到大都挺容易为了各种各样的事情骄傲的),在领国支配问题上是未能摆脱中世思维的守旧派,在战场上有过不少失算失利的时刻。可以看到年轻时横冲直撞任性张扬、有私心也有野心的隆景,如何经历元就的教训、隆元的死、对织田战争中的挫败,逐渐被岁月磨平了棱角,成长为日后深谋远虑、被信赖和倚重的毛利家不可或缺的一翼。总的来说相较以往的隆景书,这本展现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隆景,个人非常乐于看到他更多不同的一面。

关于隆景与秀秋的关系,其实我本来期待看到他们之间有什么有感情的东西(这表达怪怪的),但到头来作者的结论果然还是隆景对秀秋的关心都是看在秀吉面上的表面功夫。两人之间一封现存的书信也没有,倒是印证了在非必要的时候可能真是各自安好不相往来的状态了。(当然仅凭书信没有现存并不能说明书信从来没有存在过)(据传隆景为秀秋向伊势神宫奉纳的甲胄、秀秋在隆景逝世后咏的歌、秀秋安排制作的隆景木像,作者不打算检讨下吗?)

最后,可能因为受史料及篇幅的限制,作者对很多问题的解释并不够充分、又或者没有脱离推测的范畴,所以看完后我对书中说法依然有颇多存疑的地方(如隆景对隆元的想法?隆景九州代官说?隆景收秀秋为养子的理由?等)(记下来的问题甚至比正常笔记还多了……)。有点点小遗憾隆景的史料相对毛利本家来说太少了以致对他许多行动动机的推理都只能非常的间接。

○小早川氏早期历史 ○隆景入嗣 ○家臣団 ○对织田战争 ○毛利・羽柴讲和交涉 ○丰臣期隆景领国支配 ○湊山城普請 ○秀秋出自 ○秀秋入嗣 ○三原城 ○秀秋期小早川领国支配 ○隆景遗领・遗臣去向 ○关原之战 ○秀秋晚年

副标题「消え候わんとて光增す」是天正七(六?)年3月16日隆景给妙寿寺住持元扬(辉元侧近的僧人)书状中出现的语句。这一时期毛利家在对织田战争中取得连连优势,辉元成为了领土超越元就、隆元时代的大名,即将应足利义昭要求率兵上洛,却在临出阵时遇到了毛利亲缘者市川元教、杉重良意料之外的谋反。隆景在书状里对此时的内外形势示出了强烈的危机感,忧心当下毛利家的优势局面就如灯火熄灭前的一刹闪亮,只是御家灭亡逼近的前兆。

被用作本书的副标题据说是因为作者感受到这一句话仿佛也喻示了隆景与秀秋的人生以及小早川家的兴亡。
(我觉得隆景的人生还行吧,作为元就和三矢里存活到最后的一个人生已经算很圆满了(/ω\))

顺便说类似的表达也曾出现过在天文二十三年隆元给竺云惠心的「谨述胸念」书状里:

「偏ニ灯消ントテ光マスタトへニテ候、家運此時マテ候歟、此理ハ能クサトリ申候、無存知迷事候、」(毛利家文书761)

天文二十三年是严岛之战开战的前一年,隆元或许是出于当时的战局情势又或许是想到作为当主的自己,在书状里感叹着家运的衰亡。不过显然当时的毛利家还远远未到灯火熄灭之时,而是开始走上了中国地区的称霸之路。二十多年后隆景写下同样句子的天正七年,毛利家再次处在迎来重大转折的时期,只是这次立场变成了替秀吉称霸天下的未来铺路。想想就有种历史浮沉的唏嘘感呢。

介绍隆景奉行人的一章,元就公的名字时不时就出来冒一下头,比如某某隆景奉行人是毛利氏家臣跟随过去参与小早川政务的,某某家臣是元就的侧近等等。这固然让新任当主的隆景身边有了更多可以信任的人,然而出于同系列元就、辉元两书以来对元就公控制欲产生的阴影,我只是悄悄地感叹即使是当了别家当主的隆景,一样逃脱不了爹爹的掌控。

而后来当这些毛利出身的奉行人的其中一部分在后期天正年间引退时,他们的后继者却不约而同地不再担当、又或者很长时间没再担当隆景的奉行人,作者对此推理道「元就によって隆景に付された家の世襲を認めないことによって、元就の就縛から逃れようとする隆景の心境が透けて見える」。也就是对当初入嗣时由元就派来从毛利家跟随到小早川家的奉行人,隆景并没有让他们的奉行职位自动世袭给其后代,从中透露的是他想从元就的束缚中逃脱的心境。所以看来元就的安排果然还是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要让隆景直到多年后还要不动声色去特地解决这个问题。

书里指出在隆元、元春、隆景回复元就三子教训状的三人联署承诺书(毛利家文书407)里,缺少了针对教训状中“元春隆景要服从隆元的意见,以毛利家为优先”这一部分的明确回应(承诺书里对于三家的关系只保证了“三人团结,心无嫌隙”)。而这封返书是先由隆元执笔、再让元春隆景两人签字的,严格来说并不是两川意向的直接反映,亦即并不是两人故意疏漏了这部分内容。

再结合岸田裕之著元就书里提到的元就公其实对此三人联署的返书不甚满意,要求他们针对各人的部分单独给予回复(文书408),那么按道理元春隆景后来应该有重新发出了另一或两封单独的返书,然而史料上并没有这样的文书留传下来。

说起来似乎从来没有见到这个时期的两川在书状里透露过对另外兄弟两人的看法。就本书来说,关于隆景与毛利家的关系这一章节,大部分也是通过元就和隆元、而不是隆景自己的书状来考察的(甚至,作者从隆元抱怨隆景不理他的自笔书案中猜测隆景有代替隆元接管毛利家的野心)。明明隆景偶尔也会向元就发牢骚(关于小早川家臣的问题,与元春新庄局的关系问题等),元就也要求了两川对教训状的回复,但一直以来书中引用的都是元就隆元方的书状,而除了一些公文式的誓书承诺书外,从没见过两川在个人书状中的直接表态。不知是因为书状本身没保存下来,还是只是书里恰好都没提及。

(由于并没翻遍过所有的隆景相关文书,以下开始都是一知半解的个人臆想)

在其他的各种历史书里也是,对于隆景的真实心思往往无法从书状中直接看出,而是需要从他的行动、或者是表面上无关的史料文言中推理出来。鉴于毛利本家能留下庞大的史料得益于元就传下来的书信保管习惯,对于隆景方面史料不足的原因除了单纯的后世史料纷失,是否可能也与隆景自身的习惯有关?比如他可能没有隆元那样在自笔觉书里整理思路的习惯;又或者曾经有,但是像『永禄聞書』的前言中所述,积累下来的文书都由他自己尽数销毁了?

另外现存史料中似乎也极少有隆景与夫人、养子女之间的直接书信(与秀秋没有;与秀包未考;与ゆつき可能有,不记得了;与夫人未考,因问田几乎是毛利家知名女性中信息最少的那位,推测没有),因此也很少能见到像元就、隆元还有元春那样在与夫人子女的交信里可见的面对亲近之人时的生活化、情绪化?的一面(用个不太准确的形容,就是那种“无防备”的一面)。

不知这是否能部分解释为何当谈论到人物像,从元就到隆元、元春、辉元,都或多或少有来自一次史料的考察,而一涉及到隆景,就不约而同地只剩下一堆说教故事的奇异景象。(此处指的不是本书,本书并没有说教故事。)

简单整理毛利与秀吉四国国分交涉过程中与隆景伊予领有问题有关的部分:

① 天正10年5月(对织田战争中):毛利军开始攻击并占领在对织田战争中叛离的来岛村上氏领土。

② 天正11年7月(贱岳合战后):此时期的毛利与秀吉和谈交涉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将伊予封给毛利氏的方案。

③ 天正11年12月:黑官以“将伊予改封给长宗我部元亲”威胁毛利方答应村上通昌的归国。[15日安国寺恵瓊・林就長→佐世元嘉・福原元俊书状]

④ 天正13年1-2月:以“毛利方答应国境割让、毛利方纪州出兵、村上通昌的归国”作为将伊予・土佐封给毛利氏的交换条件,毛利与秀吉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和谈成立。[17日黑官・蜂須賀正勝→井上春忠书状]

⑥ 天正13年6月:秀吉改变方案,打算将伊予・土佐保留给供出人质表示投降的元亲。但由于隆景对伊予领有的强烈要求,秀吉最终拒绝元亲的人质,继续征伐四国的方针。[18日秀吉→隆景书状]

⑦ 天正13年8月(四国征伐后):隆景受封伊予。

那么隆景的伊予受封其实经历了一个曲折迂回的过程。尽管中途看起来是隆景对伊予的强烈要求导致秀吉“不得已”拒绝了元亲的投降最终实施四国征伐,实际上秀长带领的三万羽柴军早就在四国等着要么(与元亲)讲和要么进攻。并且秀吉决定将伊予封给隆景除了隆景自身的强烈意愿外,还受着水淹高松城以来毛利领土割让和来岛村上问题的影响。(看到最后反而同情起来了在秀吉和隆景之间被摆布得团团转的元亲。)

至于隆景索要伊予的原因,作者的观点是毛利家需要获得新的领地,以补偿在与秀吉的国境划定最终案中失去领地的美作及備中东部国众。(另一种可能性则是出于对与村上通昌敌对、与秀吉间接为敌的隆景缘戚的原伊予领主河野氏的保护。)


部分疑问:

▫ 中国大返还毛利不追击秀吉的原因?

这条纯属因为个人愚蠢没想通的问题,不是十分明白为什么元就的书状可以成为不追击的理由。毛利方不追击的原因之一是当时已经物资短缺兵力匮乏,但是为何可以对秀吉这么有信心认为他们之间不会再开战,当再次开战时这些问题都依然还会存在。实际上秀吉方在贱岳合战胜利后为了逼迫毛利家答应和谈条件马上就提出要再次带兵压到毛利国境,其后亦威胁要将備後纳入割让范围。安国寺恵瓊从进军速度和兵力差两方面对比预计假如与秀吉发生直接冲突,毛利十之七八会打败仗;也即日后秀吉回来再次发生直接冲突所威胁到的就不再只是備中和備後,不追击这个选择并不能保证備中備後的安全。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保全備後的方针能成为不追击的理由。

(从大前提的元就书状来看,被引用到的句子的字面意思是“倘若備中大败会令備後有危险,为了守住備後,无论如何不能让備中大败”。与其说这是一个守住備後的方针,不如说元就公所强调的是守住備中?)

▫ 隆景是以代官的形式移封到九州?

本书多次强调九州的隆景领是丰臣政权的公领,隆景仅是作为秀吉的代官支配该地域。但“代官”(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理、根据中央的命令管理中央直辖领的地方官)只是秀吉与隆景交涉过程中出现的方案之一,就书中引用的资料范围而言没有更确凿的证据表明在正式执行时隆景是作为代官移居到九州,从实际的支配形态来看隆景多数时候也都“维持着自主统治而甚少受到中央介入”。而且作者对代官一说的表述也比较微妙和含糊,说这是隆景的“认识”。难道秀吉要他当大名领主(此处秀吉的真意也需详考),隆景还能把自己当作另一种身份?所以这到底是当时明文确认的现实还是单纯从状况证据中所作的推测?
(代官的说法在一些其他书里也见过,但不记得有哪本针对这点清楚解释过。)

▫ 隆景收秀秋为养子的理由?

虽然作者用史料和事实关系否定了“秀吉曾有意把秀秋推给辉元当养子”这个通说说法,但后面从“黑田如水为刷存在感而带来提议”到“隆景主动申请收秀秋为养子的理由”一整个部分都没有超出推测的范畴,对秀包是隆景养子的可能性也无法完全否定(为何秀包这么一个重要问题要放在终章才解释…)。在没有威胁到毛利家的压力的情况下,不知道“卖秀吉人情”能否成为隆景“主动”去这么做的充分动机……要论想尽快回辉元身边辅佐他,找个合适的养子把家督一传不是都可以吗?然后就产生了在秀秋问题出现之前,为何以当时的年纪(61岁)隆景还没有定下后继人的问题……

(元就夙愿的北九州说扔就扔,年轻时让他如此自傲的小早川家说丢就丢,平生著书说烧就烧,甚至急死的时候也是说去就去留下一地鸡毛,晚年的隆景真有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洒脱风范……)



『三原市史 通史編一』三原市 編/1977 ① ★★★★★ 19.11.17

就是隆景本据地三原的地方史。

我主要是用来看故事和史迹资料的,目前只看完了与隆景有关的织丰时代与寺社文化的章节。织丰时代这一章相当于隆景的生平传记再加上较为详细的三原城及城下町寺社的修筑与变迁历史。

“隆景与隆元的关系”一节里隆景缠着隆元先是要占毛利家重臣的住宅地、后是要造华丽的「隆景宿」这种有前因后果、有一系列文书记录、一件事反映出三矢性格的这种极好的事例素材不知为什么之前的其他书里都没有介绍过。从书状文面来看此事件是与在「屋敷地」上建「屋敷」有关的,但另一边据刚看完的光成著辉元书里说,郡山城下元春和隆景拥有的是「宿所」而不是「屋敷」,为什么会存在这个矛盾还有待详考……

这一节中其他的事件像是隆元允许两川与毛利家家臣结下契约、允许隆景的海边领地要求、允许隆景与備後国众的亲交,每一段的末尾总结都是齐刷刷的“想必对隆元来说这是个充满了痛苦的尝试”“恐怕对隆元来说这个决定需要相当的忍耐”,看着看着内心不禁对一而再再而三忍让着隆景的隆元涌出了无限的同情和若干的心疼。

顺便根据一直以来了解到的年轻时的三矢的战场表现和平日处事风格,个人目前脑内印象里隆元是纯真无暇的天使,元春是沉默寡言稳重可靠的兄贵,隆景则在横冲直撞自我意识过剩的愣头青形象上一去不复返。(???)



『伊予河野氏』山内治朋/2015 ② ★★★★★ 19.11.17

以战国期伊予河野氏权力构造的研究为中心的纯学术向论文集。

说到隆景就是芸予关系,说到芸予关系就是伊予河野氏。

本来我关心的是芸予关系而不是河野家本身,想着不感兴趣的部分随便看看就好,结果里面九成的话题都在兴趣范围内,有很多跟之前看的西尾和美的论集(对河野关系)、山内让的水军书(来岛能岛村上关系)、光成准治的隆景书(四国国分问题)相关联和照应的内容,可以集中看到不同作者们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思考视角和观点非常有意思。

想来对于不熟悉的河野家我都是没有基础知识直接就从论文/论文集上手,但最近觉得论题明确、布局清晰、每章节还自带小结的论文体裁不仅笔记摘录起来方便,读起来也比很多论文改编一般向的专门书真是轻松多了……

○战国期河野氏历代当主 ○一族・谱代家臣 ○周边国众 ○对幕府关系 ○河野通直家督相续 ○芸予交涉 ○乌坂合战(永禄年间毛利伊予出兵) ○能岛・来岛两村上与河野・毛利氏关系 ○两岛村上的离反行动 ○四国国分 ○天正之阵(秀吉四国攻略) ○河野氏断绝 ○通直死后的河野氏关系者动向



『戦国大名毛利家の英才教育:元就・隆元・輝元と妻たち』五條小枝子/2019

还没看(…),只是想塞进这篇里,感想待补(如果记得)。

主题刚好就是这几个月看的这批毛利历史书里我关注得最多的重点,没想到真的有专门针对毛利家的教育话题在这个时间点出的新书,简直完全符合个人趣味的一本(书名上再加个元春就完美了……隆景就算了这种话题仿佛跟他没关系)。虽然看目录似乎大多是已经知道的事情,不过毕竟有两百多的页数,另外也事先看过论文了解了下作者的研究,本书里估计能看到很多新的细节。……对了,尤其希望能把他们的仮名書き书状翻译一下吧,实在看得头都大了……

————————

目录:毛利家・小早川隆景〈一〉 / 〈二〉 / 〈三〉 /〈四〉 / 〈五〉 / 〈六〉 / 〈七〉 / 石田三成・関ヶ原 / 其他人物 / 战国全般

评论
热度 ( 22 )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